| 序号 | 作者 | 论文题目 | 期刊名称(卷、期、页码) | 
| 1 | 杨学云,孙本华,古巧珍等 | 长期施肥对塿土磷素状况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4):837-842 | 
| 2 | 李志,刘文兆, 张勋昌 | CLIGEN非降水要素在黄土 塬区的适用性评估  | 
            自然资源学报,2009, 24(2): 303-311  | 
        
| 3 | 李志, 刘文兆, 张勋昌等 | 未来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 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 
            生态学报,2009, 29(7): 3456-3464  | 
        
| 4 | 王聪颖,和文祥,卞永荣等 | 一氯苯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 土壤学报,2009,46(1):93-99 | 
| 5 | 蔡少华,和文祥,梁艳茹等 | 六价铬污染土壤后形态变化及其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2):251-255  | 
        
| 6 | 呼蕾、和文祥、王旭东等 | 草甘膦的土壤酶效应研究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4):680-685 | 
| 7 | 和文祥、王娟、田海霞等 | Cr3+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1):2343-2347 | 
| 8 | 和文祥、郑粉莉、田海霞 | 氧化乐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中国农业科学,2009, 42(12):4282-4287  | 
        
| 9 | 卢丽兰,王旭东,王虎琴 | 鸡粪腐解过程不同溶性腐殖质结合态铜的变化 | 环境科学学报,2009, 29(5)980-987  | 
        
| 10 | 卢丽兰,王旭东,尚浩博等 | 鸡粪腐解过程不同溶性腐殖物质结合形态锌的变化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5):1202-1209  | 
        
| 11 | 陈鲜妮,来航线,田霄鸿,王旭东 | 接种微生物条件下牛粪+麦秸堆腐 过程有机组分的动态变化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11):2417-2421  | 
        
| 12 | 孙利宁,谷洁,高华等 | 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在小麦秸秆静态高温堆肥过程中的变化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5):1042-1047  | 
        
| 13 | 吕殿青,高华,方日尧等 | 渭北旱塬冬小麦产区提前深耕一次深施肥料的肥水效应与理论分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2):269-275  | 
        
| 14 | 梁东丽,吴庆雄,李生秀等 | 黄土性土壤剖面不同层次中N2O排放的定位研究 | 生态学报,2009, 29(3):1421-1427  | 
        
| 15 | 吴雄平,鲍俊丹,梁东丽 | 石灰性土壤有效硒浸提剂和浸提 条件研究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5):931-936  | 
        
| 16 | 梁东丽,谷洁,高华,等 | 不同禽畜粪便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蔗糖酶活性的变化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7):1535-1540  | 
        
| 17 | 吴雄平,梁东丽,鲍俊丹等 | Se(Ⅳ)和Se(Ⅵ)对小白菜生长及生理效应的影响 | 环境科学学报,2009, 29(10):2163-2171  | 
        
| 18 | 梁东丽,谷洁,秦清军等 | 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肥过程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 环境科学学报,2009, 29(2):323-329  | 
        
| 19 | 鲍俊丹,吴雄平,梁东丽 | 13种土壤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的累积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9):1952-1958  | 
        
| 20 | 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等 |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干物质累积转移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4):786-792  | 
        
| 21 | 李利利,王朝辉,王西娜等 | 不同地表覆盖栽培对旱地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轻质有机碳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2):478-483  | 
        
| 22 | 张文伟,王朝辉,李利利等 | 黄土高原南部夏季不施肥种植玉米对旱地土壤残留养分的利用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7):1451-1457  | 
        
| 23 | 刘庆新,吴发启,刘海斌等 | 纸坊沟流域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5):1100-1106 | 
| 24 | 张胜利 |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中重金属的作用 | 林业科学, 2009, 45(11):55-62  | 
        
| 25 | 王静,曲东,易维洁 | 不同浓度硫酸盐对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5):908-913  | 
        
| 26 | 陈竹君,王益权,周建斌等 | 日光温室栽培土壤供钾状况及K-Ca吸附交换特性研究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15(5):1078-1084  | 
        
| 27 | 李青松,周春菊,尚浩博,王林权 | 盐胁迫下蒸腾对冬小麦地上部纳积累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1):32-40  | 
        
| 28 | 黄懿梅,安韶山,薛虹 | 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微生物C、N及呼吸熵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 生态学报,2009, 29(6):2811-2818  | 
        
| 29 | 马丽红,黄懿梅,李学章等 | 牛粪堆肥化中氮素形态与微生物生理群的动态变化和耦合关系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2):2668-2673 | 
| 30 | 李会科,梅立新,高华 |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 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  | 
            草地学报,2009, 17(5):615-620  | 
        
| 31 | 陈兴丽,周建斌,刘建亮等 |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秸秆碳氮比及其矿化特性的影响 | 应用生态学报,2009, 20(2):314-319  | 
        
| 32 | 赵佐平,同延安,高义民等 | 不同肥料配比对富士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15):1130-1135  | 
        
| 33 | 吕殿青,高华,方日尧等 | 渭北旱塬冬小麦产区提前深耕一次深施肥料的肥水效应与理论分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2):269-275  | 
        
| 34 | 周茂娟,梁银丽,贺丽娜等 | 地表覆盖方式对辣椒水分利用效率、果实品质及氮素分布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1):158-163  | 
        
| 35 | 黄茂林,梁银丽,周茂娟等 | 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耕作及施肥下农田土壤种子库特征 | 生态学报,2009, 29(7):3987-3994  | 
        
| 36 | 韦泽秀,梁银丽,井上光弘等 | 水肥处理对黄瓜土壤养分、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应用生态学报2009, 20(7):1678-1684  | 
        
| 37 | 韦泽秀,梁银丽,山田智等 | 不同水肥条件下番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植物生态学报,2009, 33(3):580-586  | 
        
| 38 | 王晓峰,田霄鸿,陈自惠等 | 不同覆盖施肥措施对黄土旱塬土壤水分的影响 | 应用生态学报,2009, 20(5):1105-1111  | 
        
| 39 | 吴玉红,田霄鸿,侯永辉等 | 基于田块尺度的土壤肥力模糊评价研究 | 自然资源学报,2009, 24(8):1422-1431  | 
        
| 40 | 刘增文,段而军,刘卓玛姐等 | 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不同树种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 土壤学报,2009, 46(6):1110-1120  | 
        
| 41 | 刘增文,段而军,付刚等 | 秦岭典型人工纯林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及其 对外源性C,N干扰的响应  | 
            林业科学, 2009, 45(11):55-62  | 
        
| 42 | 刘增文,段而军,潘开文等 | 川西亚高山人工林碳氮分配格局及其 随凋落叶分解的释放规律  | 
            应用生态学报,2009, 20(1):1-6  | 
        
| 43 | 刘增文,段而军,刘卓玛姐等 | 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纯林土壤 性质极化  | 
            生态学报,2009, 29(10):5696-5707  | 
        
| 44 | 高会议,郭胜利,刘文兆等 | 黄土旱塬区冬小麦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动态 | 生态学报,2009,29(5): 2551-2559  | 
        
| 45 | 郭胜利,车升国 | 黄土区退果还耕对黑垆土硝态氮积累和迁移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15):1037-1043  | 
        
| 46 | 高会议,郭胜利,刘文兆等 | 施肥措施对黄土旱塬区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6):1333-1338  | 
        
| 47 | 赵云英,谢永生,郝明德 | 施肥对黄土旱塬区黑垆土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5(6): 1273-1279  | 
        
| 48 | 陈兴丽,周建斌,刘建亮等 | 不同培肥处理对玉米秸秆碳氮比及其 矿化特性的影响  | 
            应用生态学报2009, 20(2):314-319  | 
        
| 49 | 周建斌,王春阳,梁斌,刘晓军,Kalbitz K | 长期耕种土壤剖面累积有机碳量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 28(12):2540-2544  | 
        
| 50 | 王延平,邵明安 |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林地土壤 水分植被承载力  | 
            林业科学, 2009, 45(12):1-7  | 
        
| 51 | 叶协锋,刘国顺,李世清 | 烤烟巨豆三烯酮含量与土壤理化 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 
            生态学报,2009, 29(8):4223-4230  |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72886必赢欢迎光临-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