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期刊(卷、期、页码)  | 
| 
 1  | 
 不同氮营养水平与夏玉米光谱 特性关系初报  | 
 郭 曼, 常庆瑞,曹晓瑞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1):123~129  | 
| 
 2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 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 
 贾晓娟,常庆瑞,薛阿亮, 蔚霖,王德彩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3):380~383  | 
| 
 3  | 
 基于TM 影像的黄陵县土地 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 
 吴 琴,常庆瑞,刘梦云,薛阿亮,王德彩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241~245  | 
| 
 4  | 
 基于光谱分析的果树叶片微量 元素含量估测研究  | 
 邢东兴,常庆瑞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1):143~150  | 
| 
 5  | 
 基于遥感影像的吴起县土地 利用/ 覆盖动态监测分析  | 
 薛阿亮,常庆瑞,吴 琴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 (2) :168~172  | 
| 
 6  | 
 水蚀风蚀复合区土地覆被分层 分类方法研究–––以横山县为例  | 
 蔚 霖,常庆瑞,邓 锟, 贾晓娟,王德彩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4):111~115  | 
| 
 7  | 
 土壤空间数据库支持的陕西 土壤肥力评价  | 
 王德彩,常庆瑞,刘 京, 岳庆玲,贾晓娟,陶文芳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1):105~110  | 
| 
 8  | 
 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进展  | 
 岳曼 常庆瑞, 王飞, 霍艾迪  | 
 土壤通报, 2008, 39(5):1173~1178  | 
| 
 9  | 
 陕西省土壤数据库的设计研究  | 
 刘 京,常庆瑞,岳庆玲, 陈 勇,王德彩,陶文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5):105~108  | 
| 
 10  |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 分析与平衡施肥研究  | 
 刘汝亮,同延安, 高义民,赵 营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3):137~140  | 
| 
 11  | 
 关中地区猕猴桃树体周年磷素 需量动态规律研究,  | 
 王 建,同延安,高义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26(6):119-123.  | 
| 
 12  | 
 新疆部分地区盐碱荒漠化土壤养分及放线菌区系组成  | 
 赵卉琳,来航线, 冯昌增,田 浩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 (1) :161~166  | 
| 
 13  | 
 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 微生物变化的研究  | 
 高 华,李鸣雷,谷 洁, 秦清军,梁东丽,李生秀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1):118~122  | 
| 
 14  | 
 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 活性的变化  | 
 高 华,秦清军,谷 洁, 贺 欢,李生秀,李鸣雷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2):221~228  | 
| 
 15  | 
 外源重金属Cr 、Cu、Se 和Zn 对 土娄土酶活性的影响  | 
 闫 峰,吴雄平,梁东丽, 张兴昌,邱莉萍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7):91~98  | 
| 
 16  | 
 不同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利用 有机酸的铁还原特征  | 
 易维洁,贺江舟,曲 东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6):148~152  | 
| 
 17  | 
 硫营养对锌和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许 洁,曲 东,周莉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2): 33~37  | 
| 
 18  | 
 水稻土中铁还原菌的分离纯化 及铁还原能力分析  | 
 王伟民,曲 东,徐 佳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0):103~109  | 
| 
 19  | 
 硫酸盐作为共存电子受体对微生物Fe(III)还原过程的影响  | 
 王静,曲东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6):315~321  | 
| 
 20  | 
 腐殖酸对水稻土中异化铁 还原的影响  | 
 李丽,曲东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6):315~321  | 
| 
 21  | 
 铁还原菌株P4 的碳源利用特征及 其系统发育学分析  | 
 关舒元,朱 超,王保莉, 曲 东,王伟民,孙丽蓉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3): 117~123  | 
| 
 22  | 
 玉米和小麦幼苗根系导水率的 测定与分析  | 
 周莉娜,曲 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115~118  | 
| 
 23  | 
 日光温室蔬菜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 及其累积特征分析  | 
 古巧珍,杨学云, 孙本华,耿增超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3):129~134  | 
| 
 24  | 
 石灰性土壤上不同小麦基因型 对施锌的反应  | 
 杨习文,田霄鸿,保琼莉, 买文选,陆欣春  | 
 土壤通报, 2008, .39(3):627~633  | 
| 
 25  | 
 碳酸钙含量对土壤中锌有效性和 小麦锌铁吸收的影响  | 
 田霄鸿,陆欣春,买文选, 杨习文,李生秀  | 
 土壤, 2008, 40(3):425~431  | 
| 
 26  | 
 休闲与施肥对夏玉米 生长季节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 
 苏 涛,王朝辉, 宰松梅,李生秀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 (5): 1078~1082  | 
| 
 27  |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 及其研究  | 
 李小涵,郝明德, 王朝辉,李利利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176~181  | 
| 
 28  | 
 黄土高原农果复合系统的能流特征  | 
 吴发启,刘海斌,孙宝胜, 周正立,王 健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4 ) : 1005-~1010  | 
| 
 29  |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农田土壤 钾素征研究  | 
 包耀贤,吴发启, 贾玉奎,宋芳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2):1~  | 
| 
 30  | 
 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果畜沼复合 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 
 李荣标, 吴发启, 王红红, 雷金银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3):178~  | 
| 
 31  |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误差分析  | 
 夏积德, 吴发启, 姚志宏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4):105~  | 
| 
 32  | 
 渭北旱塬梯田土壤氮素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包耀贤,吴发启, 刘明虎,宋芳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5):1~  | 
| 
 33  | 
 毛乌素沙地南缘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雷金银, 吴发启, 王健, 李荣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1~  | 
| 
 34  | 
 毛乌素沙地南缘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雷金银, 吴发启, 马璠,马波, 李荣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161~  | 
| 
 35  | 
 渭北旱塬梯田土壤氮钾素状况及 影响因素分析  | 
 包耀贤,吴发启,刘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1):78~  | 
| 
 36  | 
 坡耕地地表糙度对降水分配的实验研究  | 
 郭建华,吴发启, 梁心兰,刘淼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15(3):11~15,19  | 
| 
 37  | 
 黄土丘陵沟壑区坝地和梯田 土壤氮素特征与演变  | 
 包耀贤, 吴发启, 贾玉奎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3):97~104  | 
| 
 38  | 
 黄土高原人工锄耕地坡面填洼量特征  | 
 王 健,孟秦倩, 庄需印,胡 林  | 
 节水灌溉, 2008, 8:23~25  | 
| 
 39  | 
 不同供水条件下气象因素对侧柏和 刺槐叶水势的影响  | 
 田 丽,王进鑫,庞云龙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 23 (3) : 25~28  | 
| 
 40  | 
 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元宝枫幼树 生理特性的影响  | 
 庞云龙,王进鑫,田 丽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6):92~96  | 
| 
 41  | 
 氮肥对黄土高原大棚蔬菜及 土壤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 
 柏延芳,张 海,张立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3) : 555~559  | 
| 
 42  | 
 黄土高原分省区生态足迹分析  | 
 张青峰,孟凡相,吴发启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4):205~209  | 
| 
 43  | 
 高精度GPS ,三维激光扫描和测针板三种测量技术监测沟蚀过程的对比研究  | 
 张鹏,郑粉莉,王彬, 陈吉强,丁晓斌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5):11~15,20  | 
| 
 44  | 
 黄土坡面坡长对侵蚀一搬运过程 的影响研究  | 
 汪晓勇,郑粉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3):1~4  | 
| 
 45  | 
 上方汇水对黄土坡面侵蚀方式演变 及侵蚀产沙的影响  | 
 张新和,郑粉莉,汪晓勇等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3):105~111  | 
| 
 46  | 
 不同化学及营养调控措施配合对 旱地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拓秀丽,郑险峰,周建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 26(3):63~67  | 
| 
 47  |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半旱地 冬小麦氮素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 
 王春阳,周建斌,郑险峰, 赵满兴,李生秀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101~108  | 
| 
 48  | 
 肥水调控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和盐分累积的影响  | 
 郭全忠,张建平,陈竹君, 周 博,高雪玲,周建斌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7):111~117  | 
| 
 49  |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  | 
 赵满兴,Kalbitz Kar sten, 周建斌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4):122~127  | 
| 
 50  | 
 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对土壤水分、温度及氮素矿化的影响  | 
 董放,王媛,关维刚,周建斌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2): 108-114  | 
| 
 51  | 
 不同植被覆盖下植物残体分解特性  | 
 陈小燕,吕家珑,张 红, 赵世伟,李顺存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4):83~87  | 
| 
 52  |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坡地土壤 无机磷形态分布研究  | 
 张素霞,吕家珑, 杨瑜琪,符孟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1):29~32  | 
| 
 53  | 
 西北典型林地和农田土壤锌的 吸附- 解吸特性研究  | 
 徐温新,叶正钱,窦春英, 吕家珑,孙晓迪,钱新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2):191~194  | 
| 
 54  | 
 子午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 量与有机酸含量  | 
 陈小燕,吕家珑,张 红, 王 娟,苗惠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6(3):167~170  | 
| 
 55  |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坡地土壤 微生物区系季节性变化  | 
 张文婷,吕家珑,来航线,王延平,张海,杨婷  |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6):74~77  | 
| 
 56  |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高施肥处理条件下新垦淡灰钙土土壤肥力质量  | 
 陈留美,桂林国,吕家珑,王重光,李政中,王增,孙榕,  | 
 土壤, 2008, 40(6)  | 
| 
 57  | 
 地面覆盖的保水增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 
 谭军利,王林权,李生秀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50~54  | 
| 
 58  | 
 钾镁供应浓度及比例对温室土壤K - Mg 吸附特性的影响  | 
 陈竹君,王益权,周建斌, 刘晓军,周 博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5):106~109,145  | 
| 
 59  | 
 生防菌苗床接种对辣椒根域 微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 
 郭志英,薛泉宏,张晓鹿, 杨 斌,许英俊,周永强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4):159~161,170  | 
| 
 60  | 
 混合接种对辣椒疫病生防菌定殖、辣椒生长及诱导抗性的影响  | 
 张晓鹿,薛泉宏等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4):151~158  | 
| 
 61  | 
 不同栽培方式下玉米根系对微生物 区系的影响  | 
 林雁冰,薛泉宏等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4):101~107  | 
| 
 62  | 
 覆盖及玉米根系对半干旱黄土区土壤拮抗性放线菌生态分布的影响  | 
 林雁冰,薛泉宏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13~17  | 
| 
 63  | 
 生防放线菌对西瓜根域微生态 的调整效应  | 
 周永强,薛泉宏, 杨斌,张晓鹿,许英俊,郭志英,林超峰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4):143~150  | 
| 
 64  | 
 3株放线菌对草莓的促生作用及对PPO活性的影响  | 
 许英俊,薛泉宏,邢胜利,周永强,张晓鹿,郭志英,杨斌,林超峰,孙敬祖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 (1) :129~136  | 
| 
 65  | 
 土壤类型和添加有机物料对 铵态氮回收的影响  | 
 李紫燕,倪绸娟, 李世清,李生秀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6):141~147  | 
| 
 66  | 
 银北地区硫磺改良盐碱土初探  | 
 刘 刚,李新平,张永宏, 吕家珑,魏迎春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6(4):79~82  | 
| 
 67  | 
 杨凌地区大棚土壤硝态氮 累积效应研究  | 
 魏迎春,李新平, 刘 刚,朱辉娟  | 
 水土保持学报, 22(2):174~176,190  | 
| 
 68  | 
 北川河流域低位脑山区退耕还林的土壤效应  | 
 高国雄,周心澄,史常青, 李文忠,李世荣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6(5):205~211  | 
| 
 69  | 
 干旱胁迫下油菜素内酯对文冠果苗木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  | 
 冯朝红,李凯荣, 张鹏文,刘建利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4):152~155  | 
| 
 70  | 
 黄土高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林分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研究  | 
 刘建利,李凯荣, 易亮,冯朝红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3):49~52  | 
| 
 71  | 
 天然油菜素内酯对五种牧草种子发芽和胚根下胚轴伸长的影响  | 
 李凯荣,王 健,贺秀贤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1):221~225  | 
| 
 72  | 
 黄土高原果园种植牧草根系特征的研究  | 
 李会科,郑秋玲,赵政阳, 梁俊,李凯荣  | 
 草业学报, 2008, 17(2):92 ~ 96  | 
| 
 73  | 
 大棚土壤和番茄中Cd 含量及其 生物有效性  | 
 张 燕,廖超英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 (3) :246~249 ,253  | 
| 
 74  |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樟子松生长状况调查分析  | 
 樊晓英,廖超英, 谢 燕,高宝山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 23 (4) : 112~116  | 
| 
 75  | 
 毛乌素沙地固沙林土壤物理性状研究  | 
 王彦武,廖超英,徐 恒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 23 (3) : 36~39  | 
| 
 76  | 
 榆林沙区不同立地条件引种樟子松生长特性的对比研究  | 
 罗 玲,廖超英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 (3) :182~185 ,204  | 
| 
 77  | 
 榆林沙区人工固沙林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研究  | 
 徐 恒,廖超英, 李晓明,王彦武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 23 (3) : 12~15  | 
| 
 78  | 
 榆林沙区人工固沙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特征及酶活性研究  | 
 徐恒,廖超英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2):135-141  | 
| 
 79  | 
 澜沧江源头杂多县1985~2000 年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师江澜,杨改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 236~240  | 
| 
 80  | 
 延安地区辽东栎群落结构 特征的研究  | 
 薛智德,朱清科,山中典和, 路保昌,陈卫平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0):81~87,94  | 
| 
 81  | 
 利用MODIS - NDVI 进行沙化 土地评价研究  | 
 霍艾迪,张广军, 武苏里,岳 曼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2):154~158  | 
| 
 82  | 
 渭北高原矮化红富士树干液流动态研究  | 
 高 荣,朱德兰,康 宾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 , 23 (3) : 90~93  | 
| 
 83  | 
 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户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 
 王红红,吴发启,李荣标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7):64~70  | 
| 
 84  | 
 黄土高原中南部农户农果复合生态 系统的能值分析  | 
 王红红,吴发启,李荣标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5):197~204  | 
| 
 85  | 
 粪肥腐解过程中铜与腐殖物质结合状况及其与铜淋失的关系  | 
 王旭东,马 宁,罗 敏, 卢丽兰,刘 帅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3):111~116  | 
| 
 86  | 
 羧甲基纤维素钠与土壤复合后 对吸附磷素的影响  | 
 杨雪芹,王旭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97~104  | 
| 
 87  | 
 不同肥力娄土土壤颗粒分布及其磷素吸附解析规律  | 
 罗 敏,王旭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106~109  | 
| 
 88  | 
 渭北旱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 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程杰,高亚军,强秦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4):104~110  | 
| 
 89  | 
 内蒙旱区林下植物群落数量 特征研究  | 
 刘增文,段而军, 刘卓玛姐,冯顺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12):144~148  | 
| 
 90  |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林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 
 刘增文,冯顺煜, 段而军,刘卓玛姐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2):129~134  | 
| 
 91  | 
 黄土高原半湿润丘陵区林下植物 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 
 刘增文,刘卓玛姐, 段而军,冯顺煜.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0): 74~80  | 
| 
 92  | 
 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团粒分形维数与基本特性的关系  | 
 付 刚,刘增文,崔芳芳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9):101~107  | 
| 
 93  | 
 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付 刚,刘增文,崔芳芳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0):87~94  | 
| 
 94  | 
 秦岭山区几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 
 崔芳芳,刘增文,付 刚, 段而军,高文俊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 23 (2) : 129~134  | 
| 
 95  | 
 陕西秦岭山区人工林地腐殖质 层土壤客土混合效应研究  | 
 刘增文,段而军, 付 刚,崔芳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3):101~105  | 
| 
 96  | 
 外源性C、N干扰对林地土壤及其 生活叶C、N含量的影响  | 
 杜红霞,刘增文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1):91~97  | 
| 
 97  | 
 六价铬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蔡少华、和文祥、呼蕾  | 
 西北农业学报,2008, 17(5):208-214  | 
| 
 98  | 
 不同氮效率冬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特征比较研究  | 
 毕珍,翟丙年,张敏敏, 李生秀,石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91~96  | 
| 
 99  | 
 商洛南五味子种植区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 
 张向东,张晓虎,翟丙年  | 
 西北农业学报, 2008,17(6):329~333  | 
| 
 100  |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  | 
 方日尧,赵慧清,方娟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5):90~93,104  | 
| 
 101  |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研制及应用  | 
 李鸣雷,谷洁,高华,秦清军,刘萌娟  |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1):56~59  | 
| 
 102  | 
 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硝态氮和有效磷的试验及改进  | 
 张英利,许安民,尚浩博,马爱生  |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2):77~80  | 
| 
 103  | 
 有机物质类型与含量对土壤 持水性能的影响  | 
 王益权,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12):115~127  | 
| 
 104  | 
 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张丽萍,张兴昌,刘增文, 孙 强,王书斌,孙红彦, 于维峰,刘玉杰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9):87~92  | 
| 
 105  | 
 镉氮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及其 体内镉累积的影响  | 
 李艳梅,刘小林,袁霞,张兴昌,高建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6): 110~113,118  | 
| 
 106  | 
 不同植对土壤侵蚀及铜元素 流失的影响  | 
 罗文林,张兴昌, 尹勤瑞,孟杰  | 
 水土保持学报, 22(3):10~13,23  | 
| 
 107  | 
 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刺槐林土壤 无机磷的变化规律  | 
 苏少华,刘合满,董丽娜, 张晋爱,张兴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3):171~175  | 
| 
 108  | 
 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类型植被对土壤碳氮影响的研究  | 
 刘洁, 刘小林, 张兴昌, 杨宏平, 王少国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15(6):11~15,19  | 
| 
 109  | 
 连作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品质 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贺丽娜,梁银丽,高静, 周茂娟,韦泽秀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6(5):155~158  | 
| 
 110  | 
 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水分和 硝态氮的分布规律  | 
 王旭东  | 
 西北农业学报2008, 17(6): 309-314  | 
| 
 111  | 
 缺锌条件下小麦的养分吸收状况及 不同基因型的耐性差异  | 
 田霄鸿  | 
 华北农学报2008, 23(6): 181-188  | 
| 
 112  | 
 秦岭北山几种典型人工纯林土壤 性质极化问题研究  | 
 刘增文  | 
 土壤2008, 40(6): 997-1001  | 
| 
 113  |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 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 
 同延安  |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6)19-22  |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72886必赢欢迎光临-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