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名称  | 
 第一作者  | 
 刊物名称及刊期(卷)  | 
| 
 1  | 
 蒙脱石对不同施肥处理胡敏酸及其级分吸附特征  | 
 王旭东  | 
 土壤学报2001,38(1)  | 
| 
 2  |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及其级分与F e2+的络合特征 I 胡敏酸与Fe2+络合  | 
 王旭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1)  | 
| 
 3  |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胡敏酸及其级分与F e2+的络合特征 Ⅱ 胡敏酸各级分与Fe2+络合  | 
 王旭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2)  | 
| 
 4  | 
 不同腐解期玉米秸秆对 娄土胡敏酸性质及组成的影响  | 
 王旭东  | 
 生态学报2001,21(6)  | 
| 
 5  | 
 农田生态对土壤肥力的保护效应  | 
 吕家珑  | 
 生态学报2001,21(4)  | 
| 
 6  | 
 长期单施化肥对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 
 吕家珑  | 
 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  | 
| 
 7  | 
 娄土不同粒子K+吸附研究  | 
 王 玉  | 
 土壤学报2001.5  | 
| 
 8  | 
 豌豆根瘤菌与新疆中华根瘤菌原生质体的属间融合研究  | 
 韦革宏  | 
 生物工程学报2001,17(5)  | 
| 
 9  | 
 密云水库集水区人工油松水源保护林降水化学性质研究  | 
 刘世海  | 
 应用生态学报  | 
| 
 10  | 
 汞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和文祥  | 
 中国环境科学2001,31(3)  | 
| 
 11  | 
 冬小麦生长后期地上部分氮素的氨挥发损失  | 
 王朝辉  | 
 作物学报2001.1  | 
| 
 12  | 
 叶类蔬菜的硝态氮累积及成因研究  | 
 王朝辉  | 
 生态学报2001.7  | 
| 
 13  | 
 有机物料在维持土壤微生物体氮库中的作用  | 
 李世清  | 
 生态学报2001,21(1)  | 
| 
 14  | 
 淹水培养条件下铵态氮肥对土壤氮素的激发效应  | 
 李世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4)  | 
| 
 15  | 
 纯培养条件下不同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能力  | 
 曲 东  | 
 微生物学报2001,41(6)  | 
| 
 16  | 
 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矿化特性及其供氮作用  | 
 周建斌  | 
 生态学报2001.10  | 
| 
 17  | 
 长期施肥对 娄土硝态氮分布、累积和移动的影响  | 
 杨学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2)  | 
| 
 18  | 
 单雨点击溅特征及其对溅蚀土粒的分选作用  | 
 赵晓光  | 
 水土保持学报2001,(1)  | 
| 
 19  | 
 煤矸石沙障对沙地土壤改良作用研究  | 
 高国雄  | 
 水土保持学报2001.3  | 
| 
 20  | 
 土壤结皮与降雨溅蚀关系研究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学报2001,(3)  | 
| 
 21  | 
 鸡粪中活性有机酸的分离与鉴定  | 
 王林权  | 
 土壤通报2001,32(1)  | 
| 
 22  | 
 几种作物NO3-吸收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初探  | 
 田霄鸿  | 
 土壤通报2001,32(1)  | 
| 
 23  | 
 国内外土壤结构改良剂研究利用  | 
 刘 军  |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  | 
| 
 24  | 
 酶修复土壤农药污染的研究进展  | 
 和文祥  | 
 生态学杂志2001,20(3)  | 
| 
 25  | 
 孔源及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利用  | 
 王益权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2  | 
| 
 26  | 
 陕西几种主要土壤脲酶热力学特征初探  | 
 和文祥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1)  | 
| 
 27  | 
 培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和文祥  | 
 浙江大学学报2001(3)  | 
| 
 28  | 
 秸秆还田对不同生育期小麦生长效应机理初探  | 
 白红英  |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  | 
| 
 29  | 
 黄土丘陵沟壑区城区林业生态网点建设研究  | 
 薛智德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3  | 
| 
 30  | 
 巩乃斯林场森林经营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 
 高国雄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3  | 
| 
 31  |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调查研究  | 
 吴重华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4  | 
| 
 32  |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AM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 
 吴重华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5  | 
| 
 33  |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与循环特征参数研究  | 
 刘增文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4)  | 
| 
 34  | 
 Growth Analysis of Individual Tree In troduced in Kostelec Region  | 
 廖超英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4)  | 
| 
 35  | 
 小面积果园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 
 朱德兰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4)  | 
| 
 36  |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板栗林水化学元素性质研究  | 
 刘世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  | 
| 
 37  | 
 我国沙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朱德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4)  | 
| 
 38  | 
 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 
 陈竹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3  | 
| 
 39  | 
 关于 娄土分类地位的讨论  | 
 常庆瑞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3)  | 
| 
 40  | 
 氮挥发与水分散的关系  | 
 高鹏程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  | 
| 
 41  | 
 专家系统及其在节水农业中的应用与研究  | 
 王文娥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3)  | 
| 
 42  | 
 陕北、渭北玉米降水–产量关系与最佳补充灌溉时期初步研究  | 
 王文娥  | 
 灌溉排水2001,20(3)  | 
| 
 43  | 
 Fertigation–水肥调控的有效措施  | 
 周建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2  | 
| 
 44  | 
 氮素对冬小麦产量的亏缺及补偿  | 
 翟丙年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6  | 
| 
 45  | 
 不同施肥水平对木立芦荟生长的影响  | 
 郑险峰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4)  | 
| 
 46  | 
 半干旱夏玉米的水肥空间耦合效应  | 
 王林权  |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2(3)2001  | 
| 
 47  | 
 枣树专用叶面肥最佳配方研究  | 
 孙保胜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5)  | 
| 
 48  | 
 坝地粮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张 铭  | 
 水土保持通报2001.5  | 
| 
 49  | 
 陕北黄土丘陵区枣树引种试验研究  | 
 刘生禹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8  | 
| 
 50  | 
 陡坡地枣树高效开发技术  | 
 刘生禹  | 
 中国水土保持2001.5  | 
| 
 51  | 
 菠菜不同器官硝态氮与钾素的含量及关系  | 
 赵护兵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4)  | 
| 
 52  | 
 锰锌肥对锰锌俱缺石灰性土壤上小麦的影响  | 
 李旭辉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8  | 
| 
 53  | 
 渭北旱原红富士苹果园不同水分管理模式研究  | 
 张立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1)  | 
| 
 54  | 
 纯有机物料腐解过程腐植物质性质动态变化  | 
 王旭东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5)  | 
| 
 55  | 
 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物质组成及胡敏酸变化I 物质组成变化  | 
 王旭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3)  | 
| 
 56  | 
 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物质组成及胡敏酸变化II胡敏酸变化  | 
 王旭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4)  | 
| 
 57  | 
 陕西省典型农区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分平衡研究  | 
 杨学云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2)  | 
| 
 58  | 
 小麦根系与土壤水分胁迫关系的研究与进展  | 
 李世清  |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1)  | 
| 
 59  | 
 不同水分状况下追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翟丙年  | 
 西北植物学报2001.5  | 
| 
 60  | 
 甲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和文祥  | 
 环境科学2001,22(6)  | 
| 
 61  | 
 国外矿区土地复垦动态研究  | 
 高国雄  | 
 水土保持研究2001.3  | 
| 
 62  | 
 不同林龄植被培肥改良土壤效益研究  | 
 常庆瑞  |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3)  | 
| 
 63  | 
 缓坡地黄沙土结皮的理化性质分析  | 
 吴发启  | 
 水土保持通报2001,21(4)  | 
| 
 64  | 
 Estimation of nitrog fertilizer use efticiency in Dryland Agroecosystem  | 
 李世清  | 
 中国农业科学Chinese Agricultural 2001,20(1)  | 
| 
 65  | 
 混料试验设计在肥料配比研究中的应用  | 
 周建斌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2001,29(1)  | 
| 
 66  | 
 Kinetic Equations for Descrihing Phosphorus Trauspert  | 
 吕家珑  | 
 Pecdosphere 2001,11(2)  | 
| 
 67  | 
 Long-term Impact of Soil Maragement on Microbial Biomass C.N and P in Rice-based Cropping System  | 
 高亚军  | 
 Pedosphere 2001.11  | 
| 
 68  | 
 Soil ketfore etfeck on solute fromsport redordstion factor  | 
 王 玉  | 
 Pedosphere 2001.11  | 
| 
 69  | 
 中国黄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 (俄文版)  | 
 王益权  | 
 Becmu Mock YH.TA 莫斯科大学通讯 2001  | 
| 
 70  | 
 Growth Oynamics of Individual Tree Basal Area of Eastem Whete Pine in Kostelec N.C. L. Region  | 
 廖超英  | 
 J.Forest Science 2001,47(3)  | 
| 
 71  | 
 Soil Forming Potentiol of Cherry  | 
 廖超英  | 
 Sbornik 2 Celostatni Konference 2001(1)  | 
| 
 72  | 
 Effects of Tree Species Chomgeon the Humus Forms  | 
 廖超英  | 
 Sbornik 2 Celostatni Konference 2001(2)  | 
| 
 73  | 
 Effects of Douglas-fir on the Forest Soil Dynamics  | 
 廖超英  | 
 Sbornik 2 Celostatni Konference 2001(1)  | 
| 
 74  |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几个问题  | 
 吴发启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2)  | 
| 
 75  | 
 西北半干旱地区黄芪根瘤菌DNA同源性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  | 
 韦革宏  | 
 《中国农业科学》2001,34(4)  | 
| 
 76  | 
 有机物料腐解过程胡敏酸的分级研究  | 
 王旭东  | 
 《土壤》2001,33(6)  | 
| 
 77  | 
 土壤脲酶活性与底物浓度定量关系研究  | 
 和文祥  | 
 西北农业学报 2001,10(1)  | 
| 
 78  | 
 温度对土壤酶活性与汞镉关系的影响  | 
 和文祥  | 
 西北农业学报 2001,10(3)  | 
| 
 79  | 
 陕北丘陵区旱梯田谷子双料覆盖增产机理研究  | 
 杨开宝  | 
 西北农业学报2001.12  | 
| 
 80  | 
 枣树专用叶面肥施用技术及其肥料研究  | 
 孙宝胜  | 
 西北农业学报2001.12  | 
| 
 81  | 
 不同有机物料磷后期研究  | 
 王旭东  | 
 西北农业学报2001(3)  | 
| 
 82  | 
 西部资源环境问题与绿色家园建设  | 
 张广军  | 
 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2001.5  | 
| 
 83  | 
 论延安城郊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建设模式  | 
 薛智德  | 
 《科技学术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4  | 
| 
 84  | 
 略论延安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  | 
 高国雄  | 
 陕西林业科技2001.3  | 
| 
 85  | 
 连续式教学方法在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高国雄  | 
 西北农林高等教育2001.3  | 
| 
 86  | 
 污水灌溉在以色列农业中的应用  | 
 陈竹君  | 
 农业环境保护2001.6  | 
| 
 87  | 
 太白山土壤性质与氧化铁发生学特性研究  | 
 常庆瑞  | 
 地理研究2001,19(1)  | 
| 
 88  | 
 污泥堆肥应用试验研究  | 
 高鹏程  | 
 天津农业科学2001.1  | 
| 
 89  | 
 土壤微生物体N 的含量、固体速率及测定方法  | 
 李世清  | 
 土壤与环境2001,4(2)  | 
| 
 90  | 
 鸡舍有毒有害气体简易检查方法  | 
 杜方义  | 
 畜牧兽医杂志2001.2  | 
| 
 91  | 
 对米脂县引进新疆细毛羊羊毛性状的测定分析  | 
 常海生  | 
 陕西农业科学2001.7  | 
| 
 92  | 
 北方棉区的区域布局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张 海  | 
 72886必赢欢迎光临(社会科学版)2001,1(4)  | 
| 
 93  | 
 土壤中N2O的产生及减排液量的措施  | 
 王彩绒  | 
 土壤与环境2001,10(2)  | 
| 
 94  | 
 土壤水分电磁测量方法研究与未来方向  | 
 李新平  | 
 农业高效用水与水土环境保护2001.1  | 
| 
 95  | 
 陕北黄土丘陵区陡坡地枣树高效开发技术探讨  | 
 刘生禹  | 
 陕西林业科技2001.9  | 
| 
 96  | 
 苹果树枝秆栽培香菇研究  | 
 李鸣雷  | 
 食用菌学报2001,8(3)  | 
| 
 97  | 
 渭北旱原香菇(花菇)代料栽培技术研究  | 
 李鸣雷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4(4)  | 
| 
 98  | 
 土壤反硝化田间原位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梁东丽  | 
 土壤与环境2001.2  | 
| 
 99  | 
 秦巴山区玉米模式化栽培研究  | 
 洪晓强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增刊)2001.8  | 
| 
 100  | 
 渭北旱地小麦不同产量阶段的限制因素分析  | 
 赵二龙  | 
 麦类作物学报(增刊)2001.8  | 
| 
 101  | 
 “万元田”作物栽培技术  | 
 司立征  | 
 陕西农业科学2001.3  | 
| 
 102  | 
 蒲城县酥梨果园施肥和土壤营养调查报告  | 
 张晓东  | 
 陕西农业科学2001.9  | 
| 
 103  | 
 解决干旱是陕北实施山川秀美的前提  | 
 李立科  | 
 陕西农业科学2001.7  | 
| 
 104  | 
 渭北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  | 
 赵二龙  | 
 陕西农业科学2001.8  | 
| 
 105  | 
 黄土高原地区山川秀美工程建设问题的思考  | 
 李立科  | 
 陕西农业科学2001.8  | 
| 
 106  | 
 渭北旱原小麦玉米间套试验  | 
 洪晓强  | 
 麦类作物(增刊)2001.8  | 
| 
 107  | 
 对我省苹果产业存在问题的分析  | 
 赵二龙  | 
 陕西农业科学(增刊)2001.8  | 
| 
 108  | 
 陕北山川秀美工程耕作技术的切入点  | 
 李立科  | 
 陕西农业科学2001.1  | 
| 
 109  | 
 土壤–植物系统中氮锌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 
 何忠俊  | 
 土壤与环境2001,10(2)  | 
| 
 110  | 
 楼灯自动控制器  | 
 秦汉友  | 
 家电维修2001.7  |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72886必赢欢迎光临-首页